美團、餓了么,還能做幾年?美團、餓了么‘賽道’已經形成,生存不是問題。
美團市值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不斷攀升,說明投資者非常認可美團生意模式。加上美團開始切入旅游酒店共享單車等行業,美團生意蒸蒸日上。
餓了么被阿里收購之后,阿里加大了對餓了么投入,一時間餓了么市場份額大漲,美團“壓力山大”!恰逢此時,拼多多“半路殺出”,阿里不得不全力“對付”拼多多,遂解了美團之圍:隨后,美團日活數據節節提升,餓了么則不斷下降。截止19年12.31日,美團日活6900萬,餓了么1100萬。
其實對于美團而言,整個生意的起點就是外賣。外賣是其“引流”利器,美團整體‘流量’(獲客)都是靠美團外賣帶來的。旅游、酒店、摩拜單車這些項目都是靠美團外賣流量支撐的。
至于阿里為什么收購餓了么,也是因為瞧上外賣行業‘引流’的強大能力。要知道電商引流成本那是相當高,天貓(淘寶)是536元/人( 京東757元,拼多多143元 )。注:2019年數據
回到上面問題“美團、餓了么,還能做幾年”,美團日活接近7000萬,我想按照10%的轉化率,美團其他的生意項目豈不是活得很滋潤?至于餓了么,背靠阿里這棵“大樹”,我想生存應該不是問題吧?
但是不可否認,由于目前美團擴張速度較快,除外賣之外各項目都需要燒錢,加之投資者對于美團預期越來越高,美團對于利潤的要求也逐日提升?,F在我們可以看到,美團外賣對于商家和外賣員的抽成越來越高,加之目前肺炎疫情的影響,這些對美團未來都有較大影響。
至于餓了么,如果阿里不調整策略加大對他的投入,餓了么隨著市場份額的降低對于阿里的貢獻越來越低,他在阿里系的地位也將越來越低,未來也有很大不確定性。
(正文已結束)
免責聲明及提醒:此文內容為本網所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