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太有意思了。
自從智能手機普及化以來,人們在這塊小磚頭上基本能完成日常的所有需求。并且隨著網民們需求的增加和軟件業務的擴張,APP們也早就不滿足于單純的社交或支付了。
有人拿網易云聽歌,有人拿它來當日記本;有人拿超級課程表看課程,有人拿來找對象。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APP都是如何背離了自己Slogan的呢?潘多拉魔盒的打開,要從各個軟件都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版塊開始說起。
在看到了微博、微信等社交類軟件的巨大潛力和流量之后,大多APP也不肯放過自己的客戶。
先不說VSCO、PicsArt等后期、修圖軟件都推出了自己的圖片分享社區,就連支付寶都在2016年就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版塊——“校園日記”、“圈子”。
后來支付寶這兩個版塊開始往少兒不宜的方向發展,大家都以為他們要開始拓展地下產業的時候,支付寶及時轉型,回歸商業和金融。
而超級課程表,表面上是大學生的工具APP,后來變成了大學生二手買賣市場,現在進化成了一個版塊齊全、功能多樣的校園社交軟件,00后都知道在超級課程表上找飯堂偶遇的AJ妹妹比在朋友圈問好使。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潮流資訊類APP相繼推出自己的交易板塊,音樂類APP的評論功能流量居高不下,連直播平臺都能跳出購買鏈接,在這樣不斷裂變的情況下,大多軟件之間的界限也很難再有明確地界定。
企業們為了搶奪市場無可厚非,但對于我們用戶來說著實有點招架不來,不僅僅是新版塊的推出讓我們摸不著頭腦,有時候連最OG的APP、最基本的功能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這句slogan已經走過了十年了。從幾年前微博改版評論開始,那個跟著大家去旅行的大眼仔變成了網民口吐芬芳的修羅場。
人們無處宣泄的壓力和渴望分享的存在感互相矛盾、引發沖突。最后演變成微博評論。
在這樣激烈的博弈中,占上風的往往是人數多的那一方。吵不吵的贏是一回事,罵不過就不回了唄,被掛了大不了換個號重新做人。
見多了這樣的劇本,大家都害怕自己哪天就被扣上“杠精”的帽子,然后被隨之而來的粉絲爆破全家,如履薄冰的網民們要么選擇閉麥,要么站在大多數人那邊。
但隨大流有時候也會出錯。無數次反轉的吃瓜似乎也沒有讓網民們長點記性,昨天還在刷屏“他仿佛只是短暫地愛了我一下”,今天就開始安宰賢也太可憐了8,大家好像玩得還挺開心。
在這樣的生態下,即使是曬曬旅游照、發發自拍都會有莫名其妙的人到評論里挑三揀四,后來那些真正分享新鮮事的人都去玩ins了。
在《圣經》里,經過末日審判之后的人類獲得救贖,重新回歸樂園,這個樂園被稱為復樂園(Paradise Regained),Instagram就像是現代人的復樂園。
人都需要第二次機會。無論你在twitter上罵過川建國,還是在微博被大V掛過,在Ins里面你都可以放下屠刀。
發張照片就有幾千點贊,國內kol都氣哭了
作為一個靠濾鏡起家的社交軟件,Instagram的slogan是“讓您與喜歡的人和事物聯系更緊密”,而它也做到了這一點。
Instagram和微博、twitter比起來就好比一個桃花源,即使大家都知道沒有人的生活是完美的,但在這里,人們都心照不宣地選擇忘掉那些不完美。
Instagram的用戶毫不掩飾地使用各種拍照技巧、濾鏡,只為打造自己完美的社交名片,只為一個毫不掩飾的目的:給我點贊。
instagram里最常用的表情
同樣的,評論里也永遠不會出現杠精,只有滿屏的夸獎和羨慕,點贊也毫不吝嗇,大家都活在自己營造出的美好世界里欣欣向榮。
網絡世界發展這么快,總讓我有點力不從心。還沒搞清楚微信的好物圈怎么玩,微博又推出了什么綠洲?有時候你不得不向歲月低頭。
不過好在,我們這些90后老逼還能在支付寶種種樹養養雞,這就夠了。
(正文已結束)
免責聲明及提醒:此文內容為本網所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