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了許久“涼涼”的新能源車市自7月回暖以來,再接再厲,8月依舊暖意融融。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43.7%,環比增長23.9%。
其中,高低兩端表現亮眼,蔚來ES6、理想ONE均躋身高端SUV 8月銷量前十,A00級銷量達2.5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純電動的31%。
從廠商來看,8月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特斯拉分別憑借1.83萬、1.43萬和1.18萬的成績位列前三名。
具體到車型而言,特斯拉Model 3依舊穩居銷冠,而7月24日才上市的宏光MINI經過第一個完整月的銷售空降亞軍位置,大有將Model 3挑落馬下的氣勢。比較意外的是,8月新能源銷量前十榜單中混不見合資品牌身影。要知道,上個月別克微藍6 可是激增1871.7%,位居第三名,而寶馬5系PHEV也曾是新能源月銷前十榜單上的???。
A00級發力,“向下”廣闊大有可為。
就在新勢力、傳統車企琢磨怎么在高端市場上與特斯拉一較高下時,一款僅售2.88-3.88萬的小車就“悄咪咪”來到亞軍位置,至少在銷量層面大破Model 3此前的碾壓之勢。
盛產“神車”的五菱對此似乎見怪不怪,據說內部已經發文件要求做好月產2萬輛的準備。
宏光MINI一再強調其購車人群中“80后”占比高,且上海為銷量及訂單排名前列市場,但是比肩低速電動車的售價區間以及與低速電動車普及地域相重合的搜索指數難免會讓人懷疑如此論調的確切性。
此外,牛車網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部分宏光MINI的城市銷量分布顯示,銷量最高的城市并非上海,而是青島,即宏光MINI的工廠所在地;其次是五菱的大本營——柳州。
從僅有信息來看,宏光MINI主要還是銷往一線以下的城市,但分布范圍極廣,覆蓋到全國二百八十多座城市。
雖然宏光MINI的主打宣傳與實際銷售有一定出入,但其熱銷的確給國產電動車以啟示:向下開辟廣闊低端細分市場是差異化競爭的重要途徑。
除了宏光MINI,歐拉R1、奇瑞eQ這兩款A00級小車表現同樣不錯:歐拉R1月銷3748輛,同比增長238.3%,位列第4名;奇瑞eQ緊隨其后,憑借3307輛的成績位列第5名。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曾表示:“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是‘瘸腿’的,過去企業在對低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視不足,錯失了廣闊的小微型純電動汽車市場。”
伴隨“新能源下鄉”等宏觀利好政策,低端電動車未來發展空間不容小覷,但關鍵還是能否拿出有產品力、競爭力的車型,以及具備低速電動車不可比擬的安全性的同時將價格控制在相對低的區間內。
合資品牌掉隊,中國品牌高端化成果初顯。
與燃油車銷量排行中大殺四方不同,合資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總差了那么點兒意思。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合資企業不是沒能力造新能源車,而是針對中國市場的新品尚未準備到位,明年將是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發力期?!?/p>
大眾日前就曾高調表示目標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來勢洶洶,目前暫時的“優勝車企”還需嚴陣以待。
剩下的中國品牌中,Aion S穩扎穩打,3個月內連燃3次似乎并未帶來多大影響,依舊憑借4071輛的銷量成績位列前三。
頭部新勢力的表現則顯示出中國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高端化成果。蔚來8月交付量達到3965輛,同比增長104.1%,再創單月銷量新記錄,其中ES6交付2840輛,同比增長58%。而理想ONE 8月交付2711輛,同樣創下單月銷量新記錄。前不久赴美IPO的小鵬未有車型進入榜單,截止發稿前也并未公布銷量成績。
8月,新勢力中令人比較驚喜的是威馬——威馬EX5 8月銷量達到2042輛,同比增長141.1%,實現今年2月以來的“六連漲”,創單月銷量新高。據了解,威馬“千城千店”的計劃已全面鋪開,8月新增門店30家,今年以來新增門店數量已達94家。
作為中國新能源車市的老大哥,比亞迪今年面臨的壓力著實不小,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5283輛,同比下降8.59%,連續第14個月下滑。累計來看下滑趨勢更加明顯,比亞迪新能源1-8月累計銷量為91060輛,同比下滑49.11%。
不過,尚算欣慰的是,全新秦EV依舊穩居今年中國品牌新能源銷冠位置,1-8月累計銷售26425輛。承載著品牌沖高大任,單車售價超過20萬,頂配四驅高性能版售價接近30萬的比亞迪漢EV第一個完整銷售月成績就達到2400輛,因此也成為比亞迪下半年翻身的最大希望。
(正文已結束)
免責聲明及提醒:此文內容為本網所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任何投資加盟均有風險,提醒廣大民眾投資需謹慎!